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保障能源安全是摆在中国石化面前的重要课题。
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特点,发展现代煤化工,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背景下,煤制烯烃作为工业示范被列入石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6年7月,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倡导和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鄂尔多斯市政府、中国石化、中煤集团、申能集团、银泰投资、满世集团共同签署了《鄂尔多斯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备忘录》《项目发起人协议》,启动了共同开发集煤炭、电力、煤化工产品生产为一体的二甲醚项目的前期工作。当年9月,在鄂尔多斯成立了项目筹备领导组,同年11月,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确定公司名称为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受各种因素影响,煤化工项目呈报批复之路极为曲折漫长。2012年7月,中国石化、中煤能源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项目一期核准向国家发改委递交核准请示文件,拟建设生产能力为360万吨/年甲醇(中间产品)和137万吨/年聚乙烯、聚丙烯塑料产品。
2012年8月,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自此,项目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在长城能化的正确领导下,为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中天合创人不辱使命,励精图治,以超常规模式,把一切准备工作奋力推进。
2013年8月16日,喜讯传来,项目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核准。
承载着煤炭深加工示范创新的重任,中天合创人可以意气风发地甩开膀子,干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了!
多年在项目立项与寻求批复的泥潭里打滚,如今终于有了支点,憋足了劲的中天合创人不仅要撑杆跳,而且还想跃得更高、更远!
图克,在蒙语中是“旗帜”的意思,中天合创立志要做煤化工行业的旗帜。
“到毛乌素沙漠创业,迎接创业者的不是鲜花,而是沙漠上茫茫的风沙、烈日与冷月。创业是艰苦的,但创业者却是无上光荣的。”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领导班子在动员大会上这样强调。
2013年10月,尽管图克现场条件极为简陋、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中天合创化工板块全体干部职工依然毅然决然,整体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搬迁到乌审旗图克化工现场。
第一代员工有第一代的责任,第一代员工有第一代的使命。借着鄂尔多斯整整5个月漫长的冬天无法施工期,第一代创业者们迅速理清思路、明确职责,以超常规、高效率的工作模式,承担起工程建设、人员培训、生产准备等千钧重任。
期间,集团公司及长城能化领导多次来到化工现场办公,并提出:项目建设是对煤化工干部职工重大的考验,也是难得的锻炼。越是困难多,越是压力大,越能得到锻炼,越能得到提升。
“作为第一代员工,我们要有第一代员工的文化基因,第一代员工的光荣传统和第一代员工的那股子精气神儿。” 2014年3月,全国各地的万余名参战大军汇聚而来,昔日荒凉的毛乌素沙漠上,摆开了没有硝烟但却扣人心弦的工程建设战场。
随着空分装置的第一根桩基在携带着建设者们顽强的意志楔入地下,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建设,从一个明媚的春天开始,正式出发了。
(党群工作部 夏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