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冒出的白烟是什么?"
去年9月15日,我们举办 “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了周边图克镇葫芦素村农牧民代表及政府工作人员46人来厂参观。“零距离”交流增进了企地相互了解,融合了企地关系。
讲解员和技术人员的讲解,让周边农牧民代表放心了。大家纷纷拿起杯子,品尝矿井水装置处理过的优质水。
热电部集中控制室的大屏上,显示了中天合创烟气脱硫脱硝等环保具体数据。这些数据直观、真实,实时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联网,在线监督,回应着社会及村民们的关切。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农牧民朋友们表示,看了企业之后,觉得企业绿化好、环境好、空气好,深切感受到企业在环保工作中的主动作为和渴望做好环保的担当。
中天合创“煤化工污水综合治理及近零排放技术”被列为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为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中天合创壮士断腕,自绝“后路”,不设任何排污口,实现了“零排放”。我们从源头抓节水,将第二循环水装置设计和建造为闭式凉水塔,虽增加投资13800万元,却每年节约用水236.52万吨。
取舍之间,考验的是勇气;日常管理,检测的是担当。
干部职工攻坚克难,从点滴做起,建立公司级、运行部级、装置级三级节能、节水网格化管理机制,层层压实管理责任,将环保装置运行、生产装置异常排放、灰渣转运等环保管理列入重点内容,严把污染源头。我们按照装置污染源控制指标,不断优化已有污水处理、废水处理及回用、气化污水预处理、热电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的工艺控制和运行管理,环保装置投用率、平稳率都达到100%。
高含盐装置投产运行后,分出合格的氯化钠产品,达到工业湿盐二级品等级,变废为宝。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矿井水深度处理零排放系统,矿井水装置已经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示范。
阳光正暖,中天合创暂存池上大群大群的红嘴鸥在惬意地飞翔或嬉戏。一时间,成为“环保网红”的红嘴鸥不仅被频频转发,而且还“占领”了新华社、内蒙古和鄂尔多斯日报及客户端的“封面”。
蓝天、白云、碧水……很难想象这里是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污废水处理装置。如今,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全厂生产、生活污水经污废水装置处理后全部回用,真正实现零排放,全年累计处理水量相当于1.57个西湖。
公司加强奖惩机制,稳步有序推进实现节能、节水工作,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煤制烯烃行业“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在能效领域,中天合创高度重视国家关于减碳固碳的若干政策,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要求,不断拓展二氧化碳下游用户,实施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
我们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近年来,着重实施了余热蒸汽发电、气化装置高压闪蒸气回收利用、热电空预器密封改造等一大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管理措施,把节能降耗落在实处、细处。化工分公司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煤制烯烃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目前,中天合创正不断积极配合推进绿电制氢项目,不断推动绿氢绿电耦合煤化工发展。
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中天合创,正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徐徐展开。
(党群工作部 夏卫红)